发布时间:2005-12-1 10:52:24

论英语学习的教学方式

安博官方网页版初中部  黄立红

英语,作为人类交际的一种语言工具,如同其它语言一样也需要浓厚的语言环境。在英语教学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积极性的一个重要保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与习惯是首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其英语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英语是国际上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而语言最本质的社会功能也是交际功能。因此,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教法应借助这样一座桥梁,就是应以交际为主,并吸收其他教学法的长处,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要求学生的英语学习做到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在起始阶段,突出听、说。把听说能力训练作为教学重点。教师尽可能地创造语言环境,将学生置身于讲英语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充分得到语言操练的机会,实现语言内化,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利用交际法,激发兴趣,培养成功感

学习动机可分为理想动机和兴趣动机。前者是指导学生对学习定义的

认识。在给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的时候,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他们是21世纪的建设者,外语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者则是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的动机。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比喻深含哲理,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又获认识的满足和乐趣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知识的内在需要和产生一股强大的动力,这是学生发奋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水平和发展语言能力的前提。

以前,许多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原因往往就从失趣开始。古板的教材造就了古板教法。课堂上的“一言堂”,丧失了语言应有的交际功能。翻译法、语法讲授法等,条条框框的语法规则套住了学生的思路,致使认真地学习了好几年英语的高中生也无法在外宾面前传情达意。这就失去了语言作为交际的意义。直观的交际法能改变这种状况。从本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学的两个分支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和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某研究成果在70年代给外语教学界带来了一次冲击。社会语言学家海默斯(Dell Hymes)的“论交际能力”(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被认为是交际教学法的主要理论依据。他认为外语学习者仅仅获得语言能力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获得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就是采用直观的情景交际,它能改变翻译法和语法讲授法带给课堂的沉闷气氛,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进入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充分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创造的欢乐,愉快面高效地获得交际能力。

二、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等于在学习上丧失了主动性和创造性,继而影响智力的发展,所以培养学生能力应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把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就英语科来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如国际音标、读音规律、词汇、语音知识),借助词曲和语法书进行独立思考。在积极探讨新知识的过程中,把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调动起来,高效地获得语言知识。

培养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1,要求学生养成预习单词习惯,布置以下预习提纲:1)预习生词的发音、拼写、词性及词的变化和词义;2)写某些单词的反义词;3)写某些单词的同根词;3)试用生词口头或笔头造句。目前,实验班的同学已养成了自学的好习惯,对新课或课外读物中出现的单词能自行掌握(读音、词义等方面)。2,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采用提问形式,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余地,成为课堂的主人。3,在批改作业方成,教师应尽量点到即止。在学生出错的地方划上记号,发下去让学生思考改正后,再评分,这样不仅让学生放下分数的包袱,而且在教师指点下,成为知识的主人。4,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印发资料,配以练习,鼓励同学多提出问题。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培养,实验班的同学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独立的预习、查阅工具和阅读新的英语教材。学会学习,这对培养英语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语音是有声的,所以语言教学应从听说入手。平时老师上课应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解释单词、课文、创造英语的语言交际环境,尽量培养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听说英语能力。笔者在实验班上主要通过以下活动反映这个思想:1,让学生轮流值日,用英语汇报日期、天气、出勤、学生状况等情况,并讲一个英语小故事,提出问题,让其他同学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2,在平时处理教材时,必须坚持“听说优先,读写跟上”的原则,采取类似以下的步骤:1)准备阶段(warm-up )。学习单词,老师说出材料中的关键单词;2)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阶段。只要求学生听懂整个故事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听清材料细节;3)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阶段。这步要求学生尽量弄清所听材料的细节内容。老师可先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如材料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场合及主要事情等。听后,要求回答以上问题;4)听、读(listening and reading)阶段。这步要求学生完全明白意思,跟读正音,为把输入语音化后变成口头输出作准备;5)口头表达阶段。这一步要求学生看图说话或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大意;6)表演阶段。这一步则是语言运用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课文进行角色表演,允许学生加多或减少词、句,创造性地运用课文。根据课文的不同形式还可以采取其他如对话、游戏、自由提问、小组讨论、猜谜等交际活动。这些做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读写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读是写的基础,迅速、正确地阅读英语材料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应从初中培养起,首先应让学生知道阅读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阅读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地利用人类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学习能力之一。在实验班,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进行15分钟的阅读。每天印发一些与课文程度相当的读物,并注意选择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的材料,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1,学会默读(silence reading)。让学生有意识地抑制发音器官的动作。把注意力集中在视觉器官上,直接地感知和理解文字符号意义。2,提高阅读速度(reading speed)。学会成组视读(phrase reading)。成组视读即把短语、意群、句子成分或整个句子作为视读单位,而不是逐词阅读,这样可以加快阅读速度。另外要他们多读。古人云:“熟能生巧”,这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3,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即学会从上下文情景或通过构词法来分析确定词义。这样既可以增加阅读速度,又可避免破坏阅读思路。经过半个学期的阅读训练,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在听、说、读训练的基础上,初中学生也要适当进行写方面的训练,因为写是对听、说、读的巩固。英语写作是语言的一种综合性表达方式,它涉及造句能力、语法知识、逻辑思维等等方面的内容,学生要掌握这门技巧,必须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严格训练。具体做法是:1,造句能力。平时每教一个词组、句型,必须让学生学会用词和句型造句因为句子是作文的基本成分;2,每教完一课书,应让学生依照课文写篇短文或改写课文体裁,把短文改成对话或将对话改成短文。如学完第二册第3课,就让学生依照课文,发挥想像,编写对话。学完第二册第13课Peter made a kite with paper and bamboo后依照句型,让学生回家做蛋糕,然后写一篇“How do make a cake”。以过一系列写的练习,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巩固加深了,而且还学会了运用知识,从而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以后高中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外语的关键时期。英语教师应充分把握这个时机,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设计最佳的训练活动,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挖掘他们英语学习的潜力。